马元海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
马元海(1888—1951年1月19日),字子涵,回族,出生于甘肃河州[a]西乡莫尼沟,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1][2]
1913年,马元海在西宁镇守署跟随舅父马麒闲居。1918年,马元海任宁海军步前营帮办驻防贵德。1921年,马元海任宁海军骑右营营长。1931年至1937年,马元海多次参与马步芳对海西天峻果洛、同仁、泽库、同德、贵南等藏族牧民的残酷镇压,屠杀民众,抢劫财物,焚烧寺院。1933年2至5月,马元海参加马步芳与马鸿合阻孙殿英西进的宁夏之战,任前敌指挥。[1]1936年10月,为了堵截红军西进,马元海被马步芳任命为指挥。11月重新配备兵力,马元海晋升为步骑总指挥。1945年12月10日,在青海参议会第一届一次代表大会上马元海被选为青海参议会议长。1949年8月,马元海与马元祥收拢部分兰州战役溃退的马步芳残部,企图经柴达木到新疆逃往国外。10月25日,经过共和县人民政府劝降,在切吉草原率残部投诚。1951年1月19日,马元海病逝于西宁东关的私邸“敦庆公”内,终年63岁。[1]

人物生平

1888年(清光绪十四年),马元海出生于甘肃河州莫尼沟。1913年(民国二年),马元海在西宁镇守署跟随舅父马麒闲居,1918年(民国七年),马元海任宁海军步前营帮办驻防贵德。1921年(民国十年),马元海任宁海军骑右营营长(但未离贵德)。1929年2月5日(民国十八年腊月甘九日),马英(司令)反抗国民军路过贵德,马元海与驻贵德宁海军统(营长)马朝选、县长黄文向马仲英投诚,送给马仲英步枪130余支。1931年至1937年,马元海多次参与马步芳对海西天峻果洛、同仁、泽库、同德、贵南等藏族牧民的残酷镇压,屠杀民众,抢劫财物,焚烧寺院,使广大牧区人民遭受深重灾难。1933年(民国廿二年)2至5月,马元海参加马步芳与马鸿合阻孙殿英西进的宁夏之战,任前敌指挥。夏季与回族士绅马成德(时任商会会长)喇秉德等人主持并投资修建河阴清真大寺。同年,马元海被马步芳任命担任青海南部边区警备司令部。(司令由马步芳兼任)第二旅旅长,参谋长为贾延令,辖两个团,一团团长马秉忠,二团团长贡葛环觉(河南蒙旗亲王)。该团兵士主要是河南牧区的旗人,人数少,徒有团的编制。[1]
1936年7月下旬,马元海被马步芳以新编第二军军长兼一百师师长及青海南部边区警备司令身份,随带他的骑兵一、二团到达贵德,会唔马元海,布署青南反共防线。马元海陪马步芳于8月5日赴河南蒙旗视察防务。1936年10月,为了堵截红军西进,马元海被马步芳任命为指挥。11月重新配备兵力,马元海晋升为步骑总指挥,在甘肃河西对北上红军进行疯狂的堵截,红军西路军在极端困难条件下,遭重大损失。1939年7月(民国廿八年六月),马元海被马步芳电请以国民党中央派护送专使名义,护送第十四世达赖拉木登珠从西宁入藏,十月事毕。1945年10月(民国卅四年九月),马元海朝阿拉伯圣地。同年12月10日,在青海参议会第一届一次代表大会上马元海被选为青海参议会议长。马步芳要他当议长,一方面是为了笼络,表示尊重“老将”,另一方面也是利用马元海目不识丁,便于少壮派的副议长高文远放手行事。1949年6月14日(民国卅八年五月),由马元海担任团长,在马步芳暗示下省政府秘书长高文远在青海纠合部属400人,组成青海代表团,携带军马3500匹,从西宁前往兰州,祝贺马步芳任西北军政长官。1949年8月,马元海与马元祥(原马步芳八十二军少将高参)收拢部分兰州战役溃退的马步芳残部,企图经柴达木到新疆逃往国外。10月25日,经过共和县人民政府劝降,在切吉草原率残部投诚。1951年1月19日,马元海病逝于西宁东关的私邸“敦庆公”内,终年63岁。[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