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茱萸

山茱萸科山茱萸属植物
1
4
山茱萸(学名:Cornus officinalis Siebold & Zucc.),别名山萸肉、枣皮、蜀枣等。[1][2][4]山茱萸科(Cornaceae)山茱萸属(Cornus落叶乔木或灌木。分布于中国、朝鲜、日本;在中国分布于山西、陕西、甘肃、山东、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南等省。生于海拔400-1500米,稀达2100米的林缘或森林中。[1]
山茱萸高4-10米;树皮灰褐色;小枝细圆柱形,冬芽顶生及腋生,卵形至披针形[4]叶对生,纸质,卵状披针形或卵状椭圆形,侧脉6-7对,弓形内弯;叶柄细圆柱形。伞形花序生于枝侧,有总苞片4,卵形,厚纸质至革质,带紫色;花小,两性,先叶开放;花萼裂片4,阔三角形;花瓣4,舌状披针形,黄色,向外反卷;雄蕊4,与花瓣互生,花丝钻形,花药椭圆形;花盘垫状;子房下位,花托倒卵形,花柱圆柱形,柱头截形。核果长椭圆形,红色至紫红色;核骨质,狭椭圆形。[1]
山茱萸果肉可入药,味酸,性微温。归肝、肾经。具有补益肝肾,收敛固脱的功效。主治头晕目眩,耳聋耳鸣腰膝酸软遗精滑精,小便频数虚汗不止,妇女崩漏。[5]山茱萸寿命长,结果早、产量高,富含多种营养物质;林下可套种适生药材,具有良好的经济价值。此外,山茱萸还是固土固沙,保持水土的良好树种,观赏价值也很高。[6]

本草考证

释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