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颐

清末花鸟画家、人物画家
任颐(1840年一1896年) ,初名润,字小楼、伯年,浙江绍兴人,寓居上海,以卖画为生。擅长人物、肖像、花鸟、山水画。其绘画除继承民间及传统文人画,融汇陈洪绶陈淳徐渭诸家之长外,还吸收了西西速写、设色诸法,形成丰姿多彩,新颖生动的独特西风,具有雅俗共赏的艺术趣味和鲜明的时代气息。与任熊、任熏、任预并称为“海上四任”。[1]
任颐为海派中的佼佼者,在四任中成就最为突出。技法全面,山水、花鸟、人物等无一不能,重视写生,又融汇诸家法,并吸取水彩色调之长,勾[cūn]点染,格调清新。其人物画,早年从陈洪绶法出,形象夸张,富装饰效果。如故宫博物院藏《干莫炼剑图》轴。后练习铅笔速写后,变得较为奔逸,如故宫博物院藏《风尘三侠图》轴等。其写照技艺,高妙绝伦,曾为虚谷胡公寿赵之谦任薰等多人画像,无不逼肖。浙江省博物馆藏有其《酸寒尉像》轴,写吴昌硕官衣立像,极其传神。其花鸟画,早年以工笔见长,仿北宋人法,近于陈洪绶。后取法恽派及陈淳徐渭朱耷写意法,笔墨趋于简逸放纵,设色明净淡雅,形成兼工带写、明快温馨的格调。代表作有藏于徐悲鸿纪念馆的《紫藤翠鸟图》轴等。对近现代花鸟画产生了巨大影响。从其后者有沙馥倪田等。[2]
任颐也喜欢画仙、佛、钟馗神话传说人物;尤爱绘仙鹤麻姑、八仙贺寿、献瑞图与蟠桃会等题材,结合象征和讽刺手法,神态活现,充满喜庆、企望;不像其笔下民间人物,总有凄清悲凉之感。[3]

人物简介

任颐(1840年-1895年),初名润,字伯年,一字次远,号小楼(亦作晓楼),浙江山阴人,清末画家。绘画题材广泛,人物、肖像、山水、花卉、禽鸟无不擅长。用笔用墨,丰富多变,构图新巧,主题突出,疏中有密,虚实相间,浓淡相生,富有诗情画意,清新流畅是他的独特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