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武器(Genetic Weapon),也称遗传工程武器或DNA武器,是指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研制的新型生物战剂,又称作第三代生物战剂。它运用先进的遗传工程这一新技术,用类似工程设计的办法,按人们的需要通过基因重组,在一些致病细菌或病毒中接入能对抗普通疫 苗或药物的基因,或者在一些本来不会致病的微生物体内接人致病基因而制造成生物武器。它能改变非致病微生物的遗传物质,使其产生具有显著抗药性的致病菌;利用人种生化特征上的差异,使这种致病菌只对特定遗传特征的人们产生致病作用,从而有选择地消灭敌方有生力量。[2] 基因武器又分为种族基因武器、病毒基因武器和“超级士兵”及“异形人类”等。[1]与传统的生物武器和化学武器相比,基因武器具有更强的隐蔽性、欺骗性、易扩散性和长远危害性。[3]基因武器的出现将使未来战争的形式发生巨大变化,敌对双方不再依靠使用大规模“硬杀伤”武器,有可能在战前使用基因武器,使受害方人体组织及生活环境遭受破坏,并导致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丧失战斗力。[4]
发展历程
随着科技发展进步,基因技术作为一项新兴技术,在生物技术领域异军突起,在人类科学研究、疾病治疗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人类DNA中99.7%至99.9%都是相同的,而占比很少的不同点,就是将各个种族区分开来的关键。如果有足够数量的人类遗传基因样本,科学家就能够从中分析并掌握每个民族和人种独特的基因特征。如被别有用心的个人或组织利用,甚至可据此研制出杀伤预定种族对象的基因武器,从而有选择地攻击具有特定种族基因的目标。[3]1989年,澳大利亚联邦科学和工业研究组织(CSIRO)与法国一家种子公司GroupLi-magrain签订合同,共同开发由CSIRO的生物学家研究成功的一项基因工程新技术—“基因剪切”技术。双方决定共同成立一家名为“Gene-Shears”的联合公司,其目标是将“剪切基因”以商品推向市场。Group Limagrain将向联合公司投资2250万澳元用于开发该项技术,而SCIRO则以该技术作为智力投资。所谓“基因剪切”技术,是利用一种称为“剪切基因”(Gene Shears,又称“基因剪刀”)的RNA小分子,象剪刀一样准确地将某种病毒RNA或基因的mRNA在特定位点切断,从而有效地阻止病毒的复制或基因产物的表达。剪切基因本身并不消耗,可以反复使用,直到将靶基因的RNA链全部破坏。因此,这种剪切基因是一种高效精密的基因武器。[5] 基因武器发展设想产生于20世纪中期,直到70年代末,基因技术才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基因武器的研制正式驶上快车道。由于生物武器号称“富国的省钱武器”、“穷国的原子弹”,因此,不仅军事发达国家,而且一些发展中国家,都在研制基因武器:基因武器主要发展方向是:微生物基因武器。包括利用基因工程方法改构已知生物战剂,制备新的病毒战剂,或把“耐药性基因”转移,制造出更耐药、致病力更强的新战剂。毒素基因武器,通过基因技术增强天然毒素毒性,发展新的毒性更强的混合性毒素。种族基因武器。也称“人种炸弹”,是针对某一特定民族或种族群体的基因武器,由于只对某特定人种的特定基因、特定部位有效,是当前基因武器库中最具诱惑力,也是最具威慑力的新式超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