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澧-抖音百科
陈澧[lǐ](1810-1882)清代著名学者。字兰甫、兰浦,号东塾,出生于广州木排头,世称东塾先生,广东番禺人。[1]清道光十二年(1832)举人,六应会试不中。[2][3]先后受聘为学海堂学长、菊坡精舍山长。前后执教数十年,提倡朴学,所造就者甚多,形成“东塾学派”。陈澧对天文、地理、乐律、算术、古文、骈文、填词、书法,无不研习,著述达120余种,著有《东塾读书记》、《汉儒通义》、《声律通考》等。[4]陈澧还主持编印《菊坡精舍集》,汇集菊坡精舍学子优秀课卷,以嘉惠后学。陈澧是位通晓天文地理、乐律算术、骈文填词的岭南大儒。钱穆曾评陈澧“晚清次于曾国藩的 第二号人物,学术史上主汉宋兼采,力主新式学风”。陈澧任菊坡精舍山长15年,培养成材的学生很多,包括梁鼎芬、桂文灿、廖廷相、陈伯陶、陶福祥、温仲和、黄绍昌、文廷式、于式枚、汪兆镛、谭宗浚等。[5]光绪七年(1881),朝旨赏给五品卿衔。翌年正月二十二日(1882年3月11日),病逝于广州。[6][7] 人物年谱
道光三年(1823),应童子试。
道光六年(1826)考取县学生员。第二年恩科第一,同时诸名士皆出其下。时与 顺德县卢同伯、南海县桂文耀、同邑杨荣绪有“四俊”②之称。 道光十一年(1831),举优行贡生。十二年(1832)中举人。此后自道光十三年至咸丰二年(1833~1852)先后六应会试,均名落孙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