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汉综合征

席汉综合征
席汉综合征是由于产后大出血,尤其是伴有长时间失血性休克,使产妇的垂体前叶组织缺氧、变性坏死,最终导致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的一种综合征。[2]
席汉综合征最早表现为产后无乳汁分泌,继而出现闭经,不孕,性欲减退,阴毛、腋毛脱落,头发、眉毛稀疏,乳房、生殖器萎缩,精神淡漠、嗜睡、反应迟钝,畏寒无汗、皮肤干燥粗糙,纳差食少、便秘,体温低、脉搏缓等多种症状。且多数患者有全身水肿、体重下降,少数有消瘦恶病质,严重者可致死。[2]难以完全治愈,常需激素替代治疗。[1]

病因

妊娠期垂体增生肥大,需氧量增多,以此对缺氧特别敏感。分娩后垂体迅速复旧,血流量减少,其相应分泌的各种激素亦迅速下降。如分娩时发生大出血,引起失血性休克、甚或发生DIC时,交感神经反射性兴奋引起动脉痉挛甚至闭塞,使垂体动脉血液供应减少或断绝,垂体前叶组织细胞变性坏死,使垂体前叶及其所支配的靶器官所分泌的各种激素剧烈减少,导致各类激素所作用靶器官的功能过早退化并引起一系列综合征。

临床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