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墓

偷盗坟墓物品的违法行为
盗墓,是一种偷盗坟墓物品的违法行为[1]。盗墓在中国历史久远,延续至少有3000年历史。在改朝换代的乱世,盗墓行为相对活跃。[2]
对盗墓行为的动机进行心理分析,其原因大致有三个:物利、冤仇和象征。物利,指对随葬品直接劫夺以求生求富的行为;冤仇,出于仇恨对墓主或者其家族施行政治惩罚,战争中类似情形又有心理征服的意义;象征,出于神秘主义意识对墓主“气”“势”及“风水”环境的破坏。中国古代盗墓现象,与宗法意识以及“孝”的理念所导致的厚葬风习有密切关系。[3]
中国裁判文书网与盗墓有关的数据显示,2011年至2019年,中国共审理判决1316起盗墓相关案件。其中,2018年法院审理判决盗墓案件249起。2002年至2019年,山西陕西分别发生盗墓案件313起、219起,其后是河南山东,盗墓案件有191起、101起。[4]

盗墓小说

代表性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