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出版

图书出版
图书出版是指书籍、地图、年画、图片、画册,以及含有文字、图画内容的年历、月历、日历,以及其他被新闻出版总署认可的内容载体形式的编辑过程,并通过印刷发行向社会出售的活动。在中国,图书出版实行许可证制度

发展历程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图书出版行业经历了快速的发展,规模不断扩大。1978年时,中国仅有105家图书出版社,到了1987年,这一数字已增至415家,不到十年时间增长了近三倍。1997年,图书出版社的数量达到了528家。自1998年起,在国家严格控制新设出版社的情况下,中国图书出版社的数量保持相对稳定,增量主要集中在地方出版社,这反映了图书出版从规模数量增长转向优质高效的转变。随着出版社数量的增长,图书出版量也在不断增加。据2010年的统计数据,全国共出版图书32.8万种,较前一年增长8.8%;其中,新版图书占18.9万种,增长12.5%;重版、重印图书占13.9万种,增长4.5%;总印数达71.4亿册(张),增长1.4%;总印张为604.7亿印张,增长6.9%;定价总金额为930.9亿元,增长9.8%。图书出版实现了总产出561.9亿元,增加值215.1亿元,营业收入537.9亿元,利润总额77.2亿元,同比增长3.1%。同时,出版业体制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2011年7月,182家中央各部门各单位出版社和268家地方出版社完成了改制,成为了公司制市场主体。多家中央和地方出版社成立了股份公司,15家出版传媒公司的上市进程正在加速推进。2011年4月20日,新闻出版总署发布了《新闻出版业“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提出了到“十二五”末期的目标,如年图书出版总印数达到79.2亿册(张)、出版物实物出口数量超过1150万册(份、盒、张)、版权输出品种数达到7000种等。预计在未来,随着居民收入的稳步增长、文化消费需求的提升、数字出版与传统出版的融合以及相关政策的支持,出版行业将继续取得更大进展。《中国图书出版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自2008年以来,中国地面渠道图书零售市场的增长率有所放缓,2012年后甚至出现了负增长,2013年的负增长幅度进一步扩大。相比之下,网上书店保持着两位数以上的增长速度。

行业规范

许可证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