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襟亚

鸳鸯蝴蝶派作家
平襟亚(1892年-1978年),名衡,笔名网蛛生、襟霞阁主、秋翁等,江苏常熟人,鸳鸯蝴蝶派作家。[1][2]
平襟亚早年在家乡当小学教师,1915年移居上海,开始在《时事新报》等报刊上写文章编故事,专写一些八卦新闻来迎合读者。一次“八卦”到著名女词人吕碧城身上,用“李红郊”来影射“吕碧城”,结果引发了吕碧城的起诉。法院要拘平襟亚到案,平襟亚吓得急忙逃之夭夭,躲到苏州化名沈亚公半年不敢出门。之后却因祸得福,半年下来,反倒促使他在1926年创作了长篇小说《人海潮》。[1][3]待风头过去他重返沪上,《人海潮》出版后大为风行,从此他一举成名。[1]1928年,平襟亚与朱鸳雏、吴虞公合资创办中央书店,主要出版迎合大众口味的书籍,曾先后出版《当代情书大全》《七十二女侠》。[4]1941年,他创办《万象》月刊,发表《故事新编》和《秋斋笔谈》。1949年后,平襟亚转向弹词创作,编写了《三上轿》《杜十娘》《钱秀才》等长篇弹词,并多次演出,部分作品成为保留书目。[3]

人物经历

平襟亚从小热爱读书,并曾担任小学教师。二十多岁时,他来到上海,开始在文坛谋生,最初在报刊上发表文章和编写故事,主要以八卦新闻为题材,迎合读者的兴趣。他曾写了一篇关于女词人吕碧城的文章,采用“李红郊”来影射吕碧城,结果引发了吕碧城的起诉。法院要求将平襟亚拘捕,他因此急忙逃入苏州,并以沈亚公为名躲藏了半年,期间不敢外出。然而,这段时间的隐匿生活反而促使他完成了一部章回体长篇小说《人海潮》。随后,平襟亚回到上海,《人海潮》出版后大获成功,该书也让他成为上海文坛“鸳蝴派”作家。[1]
1928年,平襟亚与朱鸳雏、吴虞公共同创办了中央书店,主要出版迎合大众口味的书籍。然而,这些书籍未能打开市场,书店的经营陷入困境。为此,平襟亚开始寻找新的经营方式。[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