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英雄传

马烽、西戎合著的长篇小说
吕梁英雄传》是当代著名作家马西戎合著的我国第一部反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全民族抵御日本侵略者,并在抗日战争时期就发表的长篇小说[1],是吕梁革命史的真实写照。1950年北京电影制片厂将此小说改编为电影《吕梁英雄》。
2004年,导演何群、制片人张纪中等人将该小说改编为同名电视剧。

内容简介

《吕梁英雄传》是第一部反映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民族抗日的长篇小说。小说讲述了在吕梁山中一个普通的村落,村民在日寇的烧杀抢掠中逐渐觉醒,在共产党的领导下,组织起民兵力量同敌人进行顽强斗争的故事。从《吕梁英雄传》中,我们可以看出晋绥解放区人民在八年抗日战争中,艰苦斗争的轮廓。革命战争年代,三万多名吕梁英雄儿女血染沙场。一部《吕梁英雄传》,就是吕梁人民血与火的战斗史诗。小说描写了抗日战争时期,晋绥边区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组织民兵,保家卫国,英勇同敌人作斗争的事迹。敌寇的惨无人道,抗日军民的浴血奋战,书中都作了生动的描写。
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帝国主义向我国全面进攻。由于国民党政府一贯对日屈服,订下许多卖国条约,专一压迫屠杀人民,对日本的进攻毫没作抵抗的准备,因而不到三个月光景,便被日寇冲进长城,顺着平绥铁路同蒲铁路打进了绥远山西。那时好几十万晋绥军,只是乱招架了一阵,便望风而逃;那些政府官员、将军、太太,带上平时刮地皮刮下的金银珠宝、法币现洋,坐上火车、汽车,争先恐后地逃到西安重庆大后方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