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宗浚

1874甲戌科陆润庠榜进士
谭宗浚(1846年-1888年),原名[mào]安,字叔裕,出生于广东广州府南海县(今广州市白云区江高镇沙龙村)。[1]
同治十三年(1874年)一甲二名进士,授编修,官至云南盐法道。[2]他被称为清末岭南著名诗人、学者、收藏家、书法家、美食家等,好诗赋,工诗文,熟于掌故,也好著述,著有多种著作。由于其兴趣尤广,喜藏书,又有功名为官,经历和学识俱佳,因此其所著的几种笔记,可读性强,掌故丰富,记录了其求学、生活、著述等随笔内容,既可见其才情,也可见晚清岭南的风物人情。[1]

人物简介

谭宗浚是诗文收藏家谭莹的儿子,少承家学。谭宗浚的父亲与邑属文人结成西园吟社、建立了“学海堂”,文誉广为流传,声噪海内。谭宗浚自幼年秉承家学,聪明灵敏,像他父亲一样强记过人。虽年纪增大,他的文章由绚烂渐渐趋于平澹,提笔千言,一挥而就。而且对待写作,他也不满足于一种体例。谭宗浚素来好游,去一处必定探寻名胜古迹。1861年中举人。1874年举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国史馆协修、撰修,方略馆协修等。1876年督学四川。1882年充江南乡试副考官,嗣出任云南粮储道、按察使。后以病告归,至广西隆安道卒。博览群书,好蓄书籍,对韩愈杜甫欧阳修苏轼等名家文集点勘数遍。有藏书楼曰“希古堂”、“荔村草堂”,自称“余家希古堂书,凡先教授之所遗近三万余卷,余续购之,几八万余卷,合之凡十二万卷有奇。虽无宋元佳本,然搜采略备”。编撰《希古堂书目》抄本2册,现分别收藏于山东大学图书馆浙江省图书馆。他调云南任职后,其12万卷藏书不便于携带,剔除重复和常见之本后,仍有8万余卷。去世后,子、孙二代先后携至安徽、湖北、广州,不久星散零落。藏书印有“南海谭氏藏书”、“彝鼎图书慰寂寥”等。工诗文,熟于掌故。著有《希古堂文集》(甲、乙集)、《辽史纪事本末》、《芳村草堂诗抄》、《于滇集》、《希古堂文集》、《两汉印经考》、《荔村随笔》等。[3]

谭家菜创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