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玉

中国传统名玉,因玉石呈现梅花图案而得名
梅花玉(Plum blossom Jade)是一种由深色的基质与色彩斑斓的杏仁体组成的杏仁状安山岩,因玉石表面呈现梅花状图案而得名,又因主要产于汝州,故又称汝玉、汝石。[1][2][4]
梅花玉主要产于河南、内蒙古、江西及西藏等地[3],主要化学成分是SiO₂和Al₂O₃,同时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具有玻璃至油脂般的光泽,摩氏硬度介于5至7之间,具有独特的杏仁状构造。其形成是复杂地质活动综合作用的结果,火山喷发出的炽热岩浆遇冷后凝固成气孔状安山岩,随后又被地质力量挤压产生裂隙,被多种矿物充填形成花朵图案;再经地壳运动的断裂与重塑,黄铁矿填充其间,最终形成了具有梅花枝状图案的独特玉石。依据其花型与色彩的差异,梅花玉被细化为绿梅、红梅、彩梅等多个品种,现在主要用于文房及生活艺术制品,如茶具、手镯等,一部分作观赏石。[1][4][5][6]
梅花玉作为中国历史名玉,其开采历史悠久,可追溯至商周,曾作为珍贵装饰品并在东汉时期达到鼎盛,被汉光武帝誉为“国宝”。然而,其后梅花玉在历史长河中一度失传,直至近现代才再次走进人们的视野。1988年国际象棋大赛奖杯和1990年第11届亚运会奖杯,均使用了梅花玉作为制作材料。梅花玉酒瓶,被中国礼宾司选定为赠予外国领导人的国礼——杜康酒的专属装瓶。[4][5][7]

名称由来

梅花玉,在地质学上被称为杏仁状安山岩,其表面布满白、黄、粉红、绿等色彩的花纹,形似梅花,故得名“梅花玉”。又因产自河南汝州,亦名汝玉或汝石。[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