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墨故城遗址

全国文物保护单位
即墨故城,古遗址。因临近墨水河(又称猪洞河、珠旧河)而得名,民间也称“朱毛城”“康王城”。即墨故城始建于东周,鼎盛于西汉中后期。春秋时,齐大夫朱毛曾居于此,故称“朱毛城”。西汉时,胶东国王刘寄设都于此,寄谥“康”,所以也称“康王城”。战国时,齐将田单在此用火牛阵大破燕军,即墨故城更加名闻天下[1]
在东周至北齐天宝七年的上千年间,即墨故城为胶东半岛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即墨故城地下遗存丰富,迄今已有铜剑、铜戈、箭镞、弩机、回纹铺地砖、大型空心龙纹砖、战国齐刀币、燕明字刀币、齐刀币钱范、汉半两钱范等大量文物出土[1]
2024年4月,即墨故城遗址列入青岛市地名保护名录(第一批)[1]

历史沿革

位于离平度市城区约30公里的古岘镇大朱毛村一带,因古墨水河得名即墨。战国时属齐邑,秦时置县,西汉时为胶东国都城,又因胶东国康王都此,人称“康王城”。东汉时期,胶东即墨分治。北齐天保七年(公元556年)裁撤即墨县,该城逐渐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