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力·汪克尔

菲力·汪克尔
菲力斯·汪克尔(德语:Felix Heinrich Wankel,1902年8月13日—1988年10月9日)是一位德国机械工程师,也是转子内燃引擎(Rotary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通常都被简称为转子引擎,Rotary Engine)的发明者。1988年10月9日于林道去世。

人物经历

汪克尔出生于莱茵河河谷北方的德国拉尔(Lahr),他是鲁道夫·汪克尔(Rudolf Wankel)和哲蒂·汪克尔(Gerty Wankel)所生的独子。他的父亲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去世,随后全家迁往海德堡。他在多瑙艾辛根、海德堡和维汇(Weinheim)念过高中,但1921年起辍学。后来他在海德堡的卡尔云特出版社(Carl Winter Press)担任采购,却因为国内经济衰退而在1926年失业下岗。汪克尔自年幼起便对机械产生兴趣,特别是内燃机。虽然他未曾获得任何大学文凭,但凭着自学充实自我的机械知识。
汪克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帝国航空部工作,专门替飞机和鱼雷等武器开发油封与旋转阀门。战后,他受到专门制造机械密封零件的格茨公司(Goetze AG)聘请,并允许位于林道的自家房子里进行技术研究工作。后来,他在NSU公司(全名为NSU Motorenwerke AG,1969年被福斯集团收购,并与Auto Union合并成现今的奥迪汽车公司)领导新式引擎的开发工作,并于1957年2月1日成功开发出原型机DKM 54(DKM为德文Drehkolbenmotor的缩写),首先获得美国柯蒂斯-莱特公司的许可证。
他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于1957年制成转子内燃引擎,解决了长短辐旋轮线表面的加工和密封问题。1958年美国柯蒂斯-莱特公司与汪克尔和联邦德国NSU公司合作研制,使发动机结构变得更简单、合理,体积、重量和零件数量减少一半以上,运转平稳,振动小,对减少废气污染效果显著。这种内燃机于1959年经寿命试验后获得成功。1960年以后许多汽车公司采用了这种内燃机。它的缺点是加工长短辐圆内外旋轮线的专用机床结构复杂,制造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