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岂之

中国历史学家,教育家
张岂之(1927年11月-),中国历史学家,教育家。江苏南通人。195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同年考入清华大学文科研究所,1952年清华大学哲学系研究生肄业。历任西北大学、清华大学教授,西北大学历史系主任、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长、副校长、校长、名誉校长,兼任陕西省社会科学会联合会主席、中国史学会副会长等职。[1]
张岂之受汤用彤、贺麟、侯外庐等人的影响,长期从事中国思想史研究。出版《中国儒学思想史》《儒学·理学·实学·新学》《近代中国伦理思想的转折》《中国近代史学学术史》等著作。张岂之提出中国思想史主要以理论化的社会意识为研究对象,重视弘扬中国思想文化的幽香传统,强调科学性与时代精神的统一,力图对历史文化遗产作出全面探讨和实事求是的评价,从多方面丰富和发展了侯外庐学派的特点。他强调教育的人文化功能,积极倡导人文教育,将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成果渗透于大学教育理念,编撰有《中国思想史》《中国传统文化》《中华人文精神》《中国历史》(6卷本)《中国历史十五讲》等多种教材,并主编学术文化普及刊物《华夏文化》。[1]

人物经历

教育经历

195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