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荀寅-抖音百科
荀寅是春秋时晋卿。即中行文子,又称中行寅。荀吴之子。晋国六卿之一。晋定公十五年(前497年),赵鞅杀邯郸大夫赵午,他和范吉射与午有亲,因起兵伐晋国赵氏。[1][2][3]赵鞅奔晋阳。[4][5][6]韩、魏助赵氏,奉定公以伐范、中行氏。晋国范氏、中行氏伐公,国人助公,他与范吉射奔朝歌。[7][8][9]二十年赵鞅围朝歌,两人奔邯郸。次年赵鞅围邯郸,两人奔鲜虞,旋入柏人(今河北隆尧西南),再次年晋人围柏人,两人奔齐。其地为其他四卿瓜分。[10][11][12] 荀家谱说
荀寅:荀吴之子,即中行文子,为晋国六卿之一。春秋时期刑法制度最重要的进步,莫过于成文法的公布。晋国魏舒执政(六卿轮执)期间,有赵鞅、荀寅“赋晋国一鼓铁,以铸刑鼎。”之事。此举遭到保守的孔子的批评,指责:“民在鼎矣,何以尊贵?贵贱无序,何以为国?”此成文法虽公布未成,却说明了当时的贵族政治、连同其所代表的旧的法律制度,确实已经走到了它的尽头。《左传·昭公二十九年》载:“晋有赵鞅、荀寅率师城汝滨,遂赋晋国一鼓铁,以铸刑鼎,著范宣子所为刑书焉。”鼓为重量单位,荀寅以征收军赋的名义向晋民征收一鼓之铁,可见,晋国民间已知用铁。此乃前513年事。 大战于铁
郑国游吉代政时,荀寅私遣人向游吉求取贿赂,游吉不从,由是,荀寅有恶郑之心。后楚国囊瓦贪残,晋定公诉之于周,接着,拜士鞅为大将,荀寅副之,十七路诸侯皆以兵从,毕集于召陵以救蔡。因天雨、疾兴、贪索不成而班师。诸侯失望,言:“晋不足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