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篮是悬臂施工的主要设备,通常由主桁架、悬吊装置、锚固装置、行走设备和底部模板五大部分组成。[1][2]按结构形式可分为桁架式、斜拉式、型钢式及混合式4种。[1]
挂篮的设计原则包括自重轻、实用耐用、坚固稳定、便于拆分重组、内部空间宽大等特点。[3]此外,挂篮下方空间宽敞,提供了较大的施工作业面,有利于钢筋模板的施工操作,无需安装支架,也无需使用大 型吊机。[1]
挂篮的组装必须由有资质和经验的单位或工作人员进行,确保稳固性。在完成组装后,要进行挂篮的模拟承重测试,以确保挂篮在不同时间和温度条件下具有足够的安全性。一般采用油压千斤顶分级加压的方法进行,模拟实际施工时挂篮要承受的负荷特征。[3]模拟加载测验可有效反映挂篮受力和形变情况,为挂篮安全性能提供依据,是挂篮投入施工前不可或缺的步骤。[2]
基本概述
经过研究,全长15.49公里的京津城轨北京环线特大线决定采用菱形挂篮,菱形挂篮结构简洁、受力明确、拆装锚固方便,完全不占用路面,无须中断主辅路交通,依靠“挂篮”的移动,让现场浇筑的混凝土桥身在“挂篮”中产生,施工人员每次浇筑2-4米长,桥体硬化并达到足够的强度后,液压装置将把挂篮向前推进,然后再浇筑新的一段桥体。这种施工法在北京市桥梁建设中属首次采用。由三博公司自行设计制作的菱形挂篮主要组成部分:主桁架、悬吊系统、锚固系统、走行系统、底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