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仁康

音乐学家
钱仁康,男,汉族,1914年4月14日出生,江苏无锡人。音乐学家,音乐理论家。
1941年钱仁康毕业于国立音乐专科学校理论作曲组,历任中央大学(南京大学前身)、北平师范学院、苏州国立社教学院、江苏师范学院(苏州大学前身)、苏南文教学院、华东师范大学音乐系教授、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系主任、博导,中国第一位音乐学博士生导师。

人物经历

钱仁康,1914年4月14日生于江苏无锡。自幼爱好文学、音乐。1930年入无锡师范学校,开始学习钢琴、和声及作曲。1932年考入私立上海美术专科学校音乐系学习。1933年考入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理论作曲组,先后师从黄自李惟宁等学习,1940年本科毕业。1935年发表第一部译著《乐理与作曲》(署名金仕唐译,[美]P.W.奥利姆原著)。先后为陈田鹤的戏剧《桃花源》配乐;为蔡冰白编的小歌剧《江村三拍》(由《渔歌》、《樵歌》、《牧歌》三场组成)作曲,并在此基础上创作了四幕歌剧《大地之歌》(蔡冰白编剧),于 1940年底—1941年初在上海公演。同时,他还涉足电影配乐领域,作过不少片头音乐及序曲。1941—1942年,曾致力于解读宋代《白石道人歌曲》中的 17首旁谱,译成五线谱后,以调式和声为各曲配上了钢琴伴奏。40年代中期起,他担任上海音乐教育协进会主办的《音乐与教育》、《音乐评论》两刊的主编;同时,又编写了《中学音乐教材》3册和《中学歌集》2册,被当时许多中学采用。40年代后期,在苏州国立社会教育学院任教。所作独唱曲集《星》与《春朝曲》在上海出版。
1997年6月摄于上音图书电教大楼一楼大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