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索动物亚门

脊索动物门的亚门
尾索动物亚门脊索动物门的一个亚门。身体表面披有一层棕褐色植物性纤维质的囊包,也称被囊动物(Tunicata)。单体或群体,营自由或固着生活的海生动物,体形常随生态而异。身体表面披以一层棕褐色植物性纤维质的囊包,故名。其脊索仅在尾部,或终生保存,或仅见于幼体者。典型的代表是Ascidia(海鞘),成体呈坛状,固着于海底岩石或其他物件上。其顶端有一入水孔,旁侧有一汇殖水管孔(出水孔)。借流水吸入有机物作为食物;具管孔一侧为背方,反面为腹方。剖开被囊,可见一空腔,即围鳃腔(Pertibranchial cavity)。内有巨大的咽部,咽壁上有无数的鳃裂。无神经管,仅在两水孔之间有一神经节(脑节),由此再分出若干分支到身体各部。脊索仅在蝌蚪状的幼体时保存于尾部,故名。随着个体发育成长,脊索逐渐缩短以至消失。
早在2千多年前,尾索动物就已经被记载和描述,曾先后隶属于无脊椎动物中的蠕虫类、拟软体动物苔藓动物或软体动物,直到1866年俄国学者柯瓦列夫斯基仔细地研究了海鞘的胚胎发育及其变态后,才正式判定其正确的分类地位,置于脊索动物门

演化

尾索动物是最低等的脊索动物,与高等脊索动物存在着演化上的亲缘关系,两者可能都是从类似海鞘幼虫型营自由生活的共同祖先--原始无头类动物演化而来。这类原始无头类动物不但将幼体时期的尾和自由游泳的生活方式保留到成体,甚至还消失了生活史中营固着生活的阶段,并通过幼态滞留及幼体性成熟途径发展为头索动物脊椎动物尾索动物是在进化过程中适应特殊生活方式的一个退化分支,除保留滤食的咽及营呼吸作用的咽鳃裂外,大多数种类已在变态中失去所有的进步特征,并向固着生活的方向发展。
尾索动物亚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