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通训定声

清朝朱骏声所著的书籍
《说文通训定声》是清人朱骏声编写,该书是一部按古韵部改编《说文解字》的书。全书以谐声声符为纲,按音分别归属古韵十八部。同从一声符[]衍的字都联缀在一起,秩然有序。每字之下,先释《说文》本训,引群书古注为证,即所谓说文;次陈述字的引伸义和因文字假借而产生的假借义,即所谓通训;最后举出上古韵文中的用韵来证明古音,凡同韵相押叫做古韵,邻韵相押叫做转音,阐明字音,即所谓定声。这3部分的主要部分是通训,对研究词义的发展和转变大有帮助。

内容简介

说文通训定声,清人朱骏声著。是清代[]学名著,凡18卷,按上古韵部改编《说文解字》(以下简称《说文》)而成,是清代《说文》研究的代表作之一。《说文通训定声》不按文字形体编排,而以古韵分类,把《说文解字》的540部全部拆散,分解出形声字声符1137个(朱氏称为“声母”),然后把声符归纳成十八大类,这就是他的古韵十八部。十八部的韵目代表字都采自《周易》卦名:丰、升、临、谦、颐、孚、小、需、豫、随、解、履、泰、乾、屯、坤、鼎、壮。全书以十八部为大系统,每部之内又以形声字为系统,同声符的字排在一起。全书每字下的内容由“说文”、“通训”、“定声”三大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以《说文解字》为基础,但并没有完全照搬《说文》,多收了一些《说文》没收的字,而且调理增补了一些解说。本书的“说文”是说解文字的形体和意义的意思。如“犬”字,《说文解字》中是一个象形字,引孔子的话说:“视犬之字如画狗也。”朱骏声增加解释语“横视之也”,告诉这个字横着看才象狗的形象。这一部分有时还讲“别义”,“别义”就是另一个本义,即《说文解字》的“一曰”。这部分中还引用了大量书证,书证来自经书、诸子百家、文学作品、医书、农书、史书、字书。医书主要引《素问》、《灵枢》和《本草》。
第二部分是“通训”,主要讲转注和假借。这是本书最精采的部分,也是本书的重点。朱氏所说的转注和假借,与《说文》不同。《说文》的转注为“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假借为“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朱氏说:“转注者,即一字而推广其义。”“转注者,体不改造,引意相受,令、长是也。”“假借者,本无其意,依声托字,朋、来是也。”可见朱氏所说转注,即指词义的引申。而他说的假借,就是同音通假。他的假借还包括叠字(朱氏称为重言形况字)、联绵词(朱氏称为连语)、词类活用(朱氏称为单辞形况字)、专有名词(朱氏称为托名标识字)。有的字下还讲到声训,“声训”也算作假借之列。朱氏认为《说文解字》和《尔雅》都没有明讲转注和假借,所以他要讲明这些内容。他说:“专辑此书,以苴《说文》转注、假借之隐略,以稽群经子史用字之通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