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湿热

中医病症名
脾胃湿热(dampness-heat of spleen and stomach),[2]又称中焦湿热,是指湿热邪气停留脾胃,从而影响脾胃功能。主要病因是饮食不当和环境湿热。临床表现主要为腹胀、胃痛、烧心、反酸、恶心、口苦、食欲不振、大便不畅等。在治疗上,可使用甘露消毒丸葛根芩连片等药物。[3]

病因

  • 饮食不当:喜欢吃辛辣刺激、肥甘厚腻之品,日久导致胃火强盛,脾的运化功能减弱生湿,火热与湿结合,生出湿热。[3]
  • 环境湿热:长期居住于江南、广东福建等潮湿闷热的地方,导致湿热邪气不断入侵体内,积攒日久而生病。[3]

临床表现

  1. 腹胀、胃脘疼痛、烧心(胃脘处有灼热感),特别是在吃甜食之后容易出现反酸。[3]
  2. 食欲不振、恶心、口干口苦、口渴但不想喝水。部分患者可自觉口甜,但口中黏腻。[3]
  3. 小便量少而排出困难、小便颜色深,大便不畅。[3]
  4. 全身乏力,特别是自觉四肢沉重。可伴发热、心烦等症状。舌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3]
  5. 部分患者可出现黄疸[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