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义真

南朝宋宗室大臣
刘义真(407-424年),字车士,彭城绥舆里(今江苏徐州市)人。[1][2]宋武帝刘裕次子,宋少帝刘义符、宋文帝刘义隆异母兄弟。[2]

人物经历

晋安帝义熙九年(413年)九月,刘义真被封桂阳县公,食邑一千户。义熙十三年十二月(417年12月26日),他任都督雍、凉、秦三州之河东平阳河北三郡诸军事、领护西戎校尉、安西将军、雍州刺史,刘裕让心腹将佐辅佐他,镇守长安。然而,义熙十四年(418年)十月,刘义真被夏国赫连勃勃击败,全军覆没后返回建康
宋武帝永初元年六月乙亥(420年7月18日),刘义真进封庐陵王,食邑三千户。永初二年正月丙寅(421年3月6日),他改任司徒。永初三年三月丁未(422年4月11日),他改任车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使持节、侍中、都督南豫、豫、雍、司、秦、并六州诸军事、南豫州刺史,出镇历阳。
刘义真与谢灵运颜延之、慧琳道人等人交情很深,但与朝中重臣徐羡之不和。少帝刘义符无道,辅政大臣徐羡之、傅亮等人密谋废掉刘义符的皇位。由于刘义真是武帝的次子,按次序当立他为帝,但徐羡之不想立他,便以他与少帝不和睦的罪名,于宋少帝景平二年正月癸巳(424年2月16日)将刘义真废为庶人,徙往新安郡。同年六月癸未(424年7月15日),徐羡之派人杀死刘义真,年仅十八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