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绍昌

黄绍昌
黄绍昌,生于1836年,逝于1895年,是清代著名的书画家与藏书家,字芑香,籍贯为广东香山良都(现今的中山市)。他定居于石岐仁厚里,早年曾师从陈澧与刘融斋求学。[1]
在学术生涯中,黄绍昌于清光绪四年(1878年)被选为学海堂专课肄业生,后于光绪十一年(1885年)通过乙酉科考试成为举人,并担任中书官职。同治十二年(1873年),他在小榄第二届菊花会上以五首诗词作品均获榜首,被誉为“菊花状元”,其才华受到闽浙总督何璟的高度评价,诸多公文奏章亦出自其手。[1]
1890年,黄绍昌受粤督张之洞之邀,担任海棠菊坡书院与丰山书院(现今位于孙文中路的中山市第一中学初中部前身)的讲席,并主持广雅书院史学分校的教学工作。在丰山书院任教期间,他建立了名为“寿香楼”的藏书楼,尽管家境并不富裕,但他仍将大部分薪俸用于购买经史典籍,不仅用于教学,还开放给学生借阅,打破了传统藏书“秘不示人、藏而不用”的惯例。[1]
黄绍昌一生致力于经史研究与文学创作,擅长诗词与骈体文,同时在书法与绘画方面也有深厚造诣。他的著作包括《三国志字音释》《秋琴馆诗钞》《滕花书屋词钞》《佩三言斋骈体文》及《苇花荷剑词》等。此外,他还与刘小衡共同编纂了《香山诗略》并流传于世。黄绍昌还热衷于收藏书画与古钱币,并偶尔创作梅花小品。1895年,黄绍昌在家乡去世。[1]

人物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