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螺

佛教举行仪式时吹奏的乐器
法螺、是佛教举行仪式时吹奏的一种[chén]气鸣乐器,用同名软体动物“法螺”的贝壳制成的物品。

正文

法螺是佛教举行宗教仪式时吹奏的一种唇振气鸣乐器,用同名软体动物“法螺”的贝壳制成,源于印度。法螺作为佛教法器的历史非常悠久,传说释迦牟尼鹿野苑转法轮时,帝释天等曾将一支右旋白法螺献给佛祖,从此右旋白海螺即作为吉祥圆满的象征在佛教中广为应用。法螺随佛教传入中国。现在中国的藏、蒙古、满、纳西、傣、京、汉等民族依然采用。法螺藏族的八瑞相(亦称八吉祥徽、藏八仙和藏八宝)之一。
法螺(梵文 dharma-sankha)为藏传佛教常用的法器。译为商、珂贝,又称为法赢、宝螺、金刚螺、蠡、蠡贝、螺贝等。乐器之一种,在卷贝的尾端装上笛子而成。
在经典中常以法螺之音悠扬深远来比喻佛陀说法之妙音,如《法华经 ·序品》中说:“今佛世尊欲说大法,雨大法雨、吹大法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