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口屯-抖音百科
天津市宝坻区大口屯镇,地处京津唐三角地带腹地,坐落于具有“京东第一集”美称的宝坻区,是宝坻的南大门,这里自古交通便利,人气旺盛,货物“吞吐”能力强,故有“填不满”的大口屯之说。 全镇土地面积58.3平方公里,内辖58个行政村,全镇总人口5.3万人,海拔2.5-3米,四季分明,属北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11.6度,年降雨量613毫米,无霜期平均在190天左右,镇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0%,镇内林带成荫,河流纵横,青龙湾河、秀针河纵贯全镇。田园锦绣,环境怡人,水利、电力、劳动力资源丰富。主要粮食作物为水稻、小麦、玉米,年产量3100万公斤,蔬菜、水果、畜禽等种养殖业发展迅速,建有葡萄生产基地,绿色蔬菜基地和多个高标准生猪、蛋鸡养殖基地等六大生产基地,是天津市政府首批命名的明星小康乡镇之一。大口屯镇是天津市重点发展的三十个小城镇之一,2006年正在规划设计和实施中,随着城镇建设步伐的加快,大口屯镇的基础设施日臻完善,一个投资环境优越、载体功能完备、基础设施配套齐全的小城镇矗立在人们面前,镇内社会服务机构齐全。住宅小区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实行统一的物业管理,购物、休闲、娱乐极为方便大口屯工业经济。 历史
大口屯始建明代永乐年间,由于地处萧太后运粮河口,朝廷在此地屯盐,水路运出,故名大口屯。时值陕西、山东、河南等地移民偏多,人流带物流,贸易极盛,尤以造酒为最,4个酒厂造出的高粱酒畅销天津及京东八县,每天运出白酒上百车。成为域内仅次于宝坻集日的第二大集日。为便于生意,街道环形相连,形成“磨盘街”。街中有两眼井,谓之“磨眼”;“磨棍”是通往东面的一条街,街中有18家大买卖,有银号、当铺、杂货铺等。当时有九庙十八庵,无疑聚集了人气,“庙上庙”、“一步三座桥”、“楼牌猴”更是成了有名的景致。时至今日,它的区位优势愈加凸显,津蓟铁路、津围公路并行穿越全境,南依青龙湾河,北偎潮白新河,绣针河斜穿境内,其西南一隅是如屏似锦的丛林,令人流连。逢农历一、三、六、九是集日,赶集者如潮,日交易量直逼百万元。 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