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晋惠帝元康元年(公元291年),将原属东海郡的兰陵、氶、戚、合乡、昌虑析置兰陵郡,郡名来源于其下辖的兰陵县(今临沂市兰陵县) ,县郡同名,治所不同地。郡治所设在氶城(今枣庄峄[yì]城东部) 。北魏被废,东魏武定五年(公元547年)复置,其郡治在氶、昌虑县。南北朝战乱,行政区划也变得混乱无比,但范围大抵仍在今山东省枣庄市中东部至临沂市兰陵县一带。 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废兰陵郡。从此,兰陵郡彻底消失。[1]
简介
西晋元康元年设兰陵郡,辖兰陵(今临沂市兰陵县、枣庄台儿庄区)、氶(今枣庄峄城东部)、戚(今济宁市微山县)、合乡(今济宁市邹城)、昌虑(今枣庄市薛城区),因氶位于五县中央,故设兰陵郡治所于氶,兰陵县治所仍在兰陵。县郡同名,治所不同地。 历史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