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英

东汉时期人物
甘英生卒年不详,东汉使臣、外交家,字崇兰。[1]甘英是史书所载第一个到达波斯湾中国人,他的这一行程,推动中国和罗马的丝绸贸易,丰富了当时汉朝对中亚的认识,是中西文明交流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页。甘英出使,是古代中国人最远的一次西行探险,是东方文明主动寻求西方文明的尝试。[2]
汉和帝永元九年(公元97年),甘英作为西域都护班超属吏,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罗马),至地中海东岸而返,进一步加强了东汉政府对中亚、西亚以及罗马帝国的了解。甘英率领使团一行从龟兹(今新疆库车)出发,西行至疏勒(今新疆喀什),越葱岭(今帕米尔高原),经大宛(今乌兹别克斯坦费尔干纳盆地)、大月氏至安息(即波斯帕提亚王国,今伊朗境内)都城和椟城,后历阿蛮、斯宾、于罗,而抵条支(今伊拉克境内)。到达安息西界的西海(今波斯湾)沿岸,受安息阻挠,没有渡海到达大秦就返回了。[3]甘英返回时,先向北然后转向东,走了60余日到达安息腹地,然后取道木鹿和吐火罗东还。[1]
甘英这次出使虽未到达大秦,但也拓展了丝绸之路,延伸了东汉贸易路线,为东西方的使者往来和商队贸易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通过使节和商队传输的信息,使得罗马帝国和汉朝互相之间对彼此有了更多的了解,也为罗马帝国和汉朝建立直接联系创造了可能性。甘英获得的罗马帝国的信息,丰富了汉人对远西地区的知识。[4]

人物生平

甘英为班超的属吏,随班超转战于西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