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吕振羽-抖音百科
吕振羽(1900年~1980年),名典福,字行仁,武冈州(湖南省邵阳县金秤市乡溪田村)人,[1][2]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历史学家,[3]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奠基人之一。[2] 吕振羽出生于农民家庭,曾祖父为太平军旗卒,祖父是自耕农,父亲为乡村塾师。[1]1922年,吕振羽怀着工业救国之志考入湖南大学电机工程专业,[4]1926年北伐军占领长沙后投笔从戎,参加国民革命军,在政治部门任秘书、干事、宣传科长等职,[3]后到日本明治大学攻习政治经济学课程。[4]1928年到北平,吕振羽在大学任教并担任月刊社、杂志社编辑,逐步树立起马克思主义观点,有“红色教授”之誉,曾受党委派,参与国共“南京谈判”等;[4][3]1942年到延安,任刘少奇政治秘书;解放后曾任大连大学和东北人民大学(吉林大学前身)校长、党委书记,中共中央直属高级党校教授等;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4][5]1963年,吕振羽蒙不白之冤失去自由。1975年,经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批示,吕振羽获释,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彻底平反。1980年7月吕振羽病逝,终年79岁。[6]8月9日,中共中央在八宝山公墓举行追悼会,悼词中称他是“我国优秀的无产阶级战士,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1][3] 吕振羽一生写下17种史学专著和数百万字的史论、政论文章,构建了比较完整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体系,[7]推动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建设和发展。1937年吕振羽推出《中国政治思想史》,第一次用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和政治思想作出系统考察,成为科学的中国思想通史的先声。[4]40年代末,吕振羽以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