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迪勒拉山系

纵贯南北美洲大陆西部的山系
科迪勒拉山系是世界上最长的褶皱山系,科迪勒拉之名源自西班牙语cordiera,意为“小绳子”,指由多个山脉连接组合成的绵延山系。科迪勒拉山系北起阿拉斯加,南至火地岛,绵延15000千米,横贯南北美洲大陆西部,包括落基山脉、海岸山脉、安第斯山脉等山脉,属中新生代褶皱带。[1][2][3]
科迪勒拉山系构造极为复杂,由一系列褶皱断层组成,地壳活动至今仍在继续,多火山、地震,是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重要组成部分。[1]
科迪勒拉山系海拔变化很大。东部以高大的落基山脉为主,落基山脉构造复杂,多以褶皱和冲断层为基础,以条状山脉和间隔断层谷地为主,黄石公园就位于落基山脉中段,主要以温泉和间歇泉出名。中部为山间高原盆地带,自北端的育空高原,至最南端的部分的科罗拉多高原,分布范围广,地形构造差异大。北美段宽度达800-1600公里,平均海拔1500-3000米;南美段以安第斯山脉为主体,平均海拔超3000米,最高峰阿空加瓜山6960米。[4]西部由山地组成,有喀斯喀特山脉内华达山脉阿留申山脉和楚加池山脉等。圣安的列斯大断层就在这一断层谷地和多断块山的地带。中部的陷落谷地则有加利福尼亚中部河谷、俄勒冈的威拉米特河谷和华盛顿州的皮吉特桑德低地,是西海岸附近唯一广阔的低地,这些低地拥有相对肥沃的土地,支撑着太平洋沿岸的大部分农业。[5]
科迪勒拉山系有铜、铅、锌、锡、金、银、石油、煤、硫磺硝石等多种矿产资源,堪称“矿产宝库”。其中智利秘鲁铜矿储量最为突出。[1]

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