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朴

清末民初小说家、出版家
曾朴(1872-1935),原名曾朴华,字太朴,又字小木、孟朴,号铭珊,笔名东亚病夫,江苏常熟人,清末民初著名的小说家和出版家。[1]他的代表作是小说《孽海花》。[2]曾朴曾在北京外国语学院学习法语,并在1898年回到江苏建立了一所学校。1903年他在上海创业失败后,重新专注于文学创作。他是法国文化的热爱者。1935年6月23日,曾朴在常熟虚[kuò]园去世。

人物经历

求学经历

曾朴生于书香世家,曾家是常熟望族之一,祖上世代为官。曾朴的父亲曾之撰中年时辞官回到家乡,在明朝御史钱岱“小[wǎng]川”基址上,苦心营建达二十年之久,春花秋月、梦后楼台在不无虚拟意味的园林中自然而然起来。曾之撰对曾朴寄予了殷切的期望,希望他萤雪苦读换来春风得意。曾朴自幼聪慧好学,他表面上受着科举应试的教育,实际上常常背着他人沉浸在文艺书籍中,他文学的基石在无形中得以奠定。
光绪十七年(1891)中举。次年赴京参加会试,因试卷被墨污而落第。弄污考卷事件发生后,曾之撰为了不让曾朴过于难堪,立刻斥资给他捐了个内阁中书。在京任职的曾朴,眉宇间流露着自信,翩翩风华才子,交游广阔,豁达不羁。曾朴早年虽是个旧式举人,但却十分厌恶封建科举制度;在其少时所作《赴试学院放歌》中就痛切揭露清廷科场视士子如盗贼的现象,对那些孜孜攻读八股文章钻营功名利禄的文士表示鄙夷。他傲然高吟:“丈夫不能腰佩六国玺,死当头颅行万里,胡为碌碌记姓名,日夜埋头事文史!男儿快意动千秋,何用毛锥换貂珥,君不见苍松古柏盘屈干云霄,安能局促泥涂日与荆枳比!”后来虽迫于老父严命并被督送登轮勉强北上应试,入场后却故意弄污试卷题诗拂袖而出,愤然表示“功名不合此中求”!虽则,其父为他捐内阁中书留京供职,但傲岸的曾朴不惯于浮沉宦海,日与同好文友诗酒邀游。他留京几年,终觉得小京官生涯不足以偿其志,遂愤然出都,脱离宦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