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摄影(英语:Astrophotography)是一种专门记录天体和天象的摄影技术,它可以捕捉月球、行星以及遥远的深空天体。天文摄影不仅限于夜间,某些特定的天象如日食可以在白天进行拍摄。天文摄影使用的器材因拍摄对象而异,从简单的单反相机到复杂的冷却CCD相机均可。除了专业天文台,全球有大量的天文爱好者积极参与这项活动,将其视为一种爱好。天文摄影的作品不仅具有观赏价值,还可以用于科学研究,例如流星雨照片可以帮助天文学家确定流星雨辐射点的位置,有些超新星爆炸甚至在多年的感光板上被识别出来。随着数码相机、冷冻式电荷耦合元件(CCD)与摄像头等电子感光元件的发展与普及,以及图像处理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传统底片爱好者转向使用数码设备进行天文摄影,图像的质量和层次感有了显著提升,数码天文摄影已经成为主流的天文摄影项目之一。[1][2]
历史 沿革
天文摄影的历史始于1840年,当时John William Draper拍摄了世界上第一张天文照片——月球。他的儿子Henry Draper在1880年首次拍摄到了猎户座大星云,这也是第一张深空天体照片。
特点与优势
客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