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胡萝卜(学名:Daucus carota subsp. sativus),又称红萝卜、黄萝卜、番萝卜、丁香萝卜、胡芦菔金、赤珊瑚、黄根、甘笋、金笋、红菜头(闽南语、客家语)等,是伞形科胡萝卜属的二年生植物,以呈肉质的根作为蔬菜食用。植株高度约70厘米,叶片大且浅绿色。黄胡萝卜的根呈长圆锥形,长16-17厘米,外皮和根肉均为桔红色,单根重约150-200克。黄胡萝卜的根肉质脆,水分丰富,味略淡,品质中等,适宜熟食,抗病能力较强,耐热且较耐旱,但贮藏性较差。生长期约为100-110天,适于夏秋季节栽培,春季也可露地栽培。黄胡萝卜的栽培要点包括6月下旬播种,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收获。亩用种量为1-1.25公斤,株行距为平畦撒播的10厘米见方,垄播的10厘米×50厘米(每垄2行)。黄胡萝卜属异花授粉作物,是北方冬季食用最多的蔬菜之一。黄胡萝卜的肉质根中富含胡萝卜素、多糖、钙、铁和磷等多种营养成分,近年来已成为食品加工的主要原料。种植黄胡萝卜已成为北方胡萝卜种植区的主要栽培品种,种植面积呈上升趋势。[1] 形态特征
黄胡萝卜的植株高约70厘米,叶片大且浅绿色。根长圆锥形,长16-17厘米,外皮及根肉均为桔红色,单根重150-200克。根肉质脆,水分多,味略淡,品质中等,宜熟食,耐热,抗病,较耐旱、贮藏性较差。生长期约100-110天,适于夏秋季节栽培,也可春季露地栽培。
栽培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