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肩星天牛

鞘翅目天牛科昆虫
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 glabripennis Motschulsky)[1],又称光肩天牛、花牛等,属鞘翅目天牛科昆虫。[2]
光肩星天牛身体黑色带有光泽,雌虫体长25~40mm,宽75~12.5mm;雄虫体长20~30mm,宽6.5~11.5 mm。触角鞭状,前胸两侧各有1个刺突,鞘翅基部光滑,每鞘翅上各有18~21个大小不一的白色绒毛斑纹,排成5~6横行。身体腹面密布蓝灰色绒毛。腿节、胫节中部及跗节背面有蓝灰色绒毛。[2]
光肩星天牛的寄主植物主要为杨树、柳树、榆树等多种树木,以幼虫蛀食树木为害,被害树木上留有许多小孔,并有树液流出,严重时受害的木质部被蛀空树干风折或整株枯死。成虫亦可危害树木的叶柄、叶片及小枝皮层。[2]

形态特征

光肩星天牛雌虫体长25~40mm,宽75~12.5mm;雄虫体长20~30mm,宽6.5~11.5 mm,漆黑色,带紫铜色光泽。前胸背板有皱纹和刻点,两侧各有一个棘状突起。翅鞘上有十几个白色斑纹,基部光滑,无瘤状颗粒。触角长度可达4厘米,是体长的1.5至2倍,明显呈黑白相间的条纹。成年个体的腿上部呈白蓝色。通过翅鞘上的斑点和触角的图案可以将亚洲长角天牛与其他物种区分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