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洪(英文名:mountain torrents),[1]是发生在山区溪流中快速、强大的地表径流现象,一般发生在山区流域面积较小的溪沟或周期性流水的荒溪中,历时较短,暴涨暴落。山洪一般分为暴雨山洪、融雪山洪、冰川山洪等。[2]
以流体类型分,山洪可分为一般山洪、高含沙山洪、稀性泥石流和稠性泥石流。从降雨到灾害的形成来区划,山洪可分为高速滑坡型、崩塌流动型、淤积漫溢型、冲刷崩岸型和松散堆积物型5种成灾类型。[3]山洪成因主要有地质地貌因素、气象水文因素、人类活动因素。[2]山洪具有突发性,水量集中流速大、冲刷破坏力强,水流中挟带泥沙甚至石块等,常造成局部性洪灾。山洪及其诱发的泥石流、滑坡,常造成人员伤亡,毁坏房屋、田地、道路和桥梁等,甚至可能导致水坝、山塘溃决,对国民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危害。[2] 中国主要处于东亚季风区,暴雨频发,地质地貌复杂,同时还有人类活动的影响,导致山洪灾害发生频繁,是世界上山洪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山洪灾害已经成为中国山丘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4]2006年10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正式批复了《全国山洪灾害防治规划报告》,这是中国第一部由国务院多部门联合组织编制完成的防治山洪灾害的专项规划,改变了中国没有山洪灾害防治规划的历史,为山洪灾害的防治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推动中国山洪灾害防御和治理工作的开展。[5]
定义
山洪,是发生在山区溪流中快速、强大的地表径流现象,是特指发生在山区流域面积较小的溪沟或周期性流水的荒溪中,为历时较短,暴涨暴落的地表径流。[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