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基督教堂学院

牛津基督教堂学院
基督教堂学院(Christ Church College),简称“堂屋”,是英国牛津大学的一个学院,由红衣主教沃尔西于1525年创立。它是牛津大学最大的学院之一,享有不称为College的特权,在牛津通常被称为“The House”。基督教堂学院与英国政治有着深厚的联系,自内战时期起就作为查理一世的临时首都,近两个世纪以来培养了16位英国首相[1]

历史沿革

基督教堂学院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5世纪,其回廊等古老建筑见证了学院的发展历程。学院的教堂始建于1525年,后来在1546年被国王命名为大教堂,并成为世界上唯一的小礼拜堂改建而成的城市大教堂。教堂内部的双拱顶设计使得大堂显得更为宏伟壮观。教堂的塔尖虽非特别高耸,却是英格兰第一个尖顶。14世纪安装的大型窗格赋予了建筑哥特式风格的轻盈和空间感。教堂内的彩色玻璃窗,尤其是圣凯萨琳之窗,因其描绘了《爱丽丝漫游仙境》中的人物而吸引众多游客。此外,教堂还设有圣弗莱丝史怀德的神龛,以及多位名人的墓地,其中包括哲学家巴克利主教[2]

建筑特色

基督教堂学院的建筑群以其独特的风格著称。大教堂前的汤姆塔建于1681年,塔中悬挂着重达7吨的大钟“大汤姆”。每晚9点5分,大钟会鸣响101次,象征着学院最初设立的101位学者。直到1963年,学院所有大门都会在最后一声钟响后关闭,迟到者会被罚款。汤姆方庭是牛津最大的四方形中庭之一,拥有一座美丽的喷泉。学院大厅则是一间装饰精美、陈列着历代名人肖像的宽敞房间,其设计启发了电影《哈利·波特》中霍格沃茨魔法学校的食堂场景。画廊展示了四个世纪以来的意大利艺术作品,包括韦罗内赛和丁托列多的作品,以及其他不断更新的展品[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