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鼽

中医病名
鼻鼽,中医病名,是指由于脏腑虚损、卫表不固所致的,以突发和反复发作的鼻痒、喷嚏、流清涕、鼻塞等为主要特征的鼻部疾病。本病为临床上较常见或多发的疾病,可常年发病,也可呈季节性发作。[1][2][3]

简介

  • 英文名称:Allergic Rhinitis
  • 又称:鼽嚏
  • 学科来源:中医药学—临床各科—耳鼻喉口齿科

临床表现

鼻鼽与伤风鼻塞均可出现打喷嚏、流清涕、鼻塞的症状。但伤风鼻塞常在受凉后起病,初起时打喷嚏、流清涕,后鼻涕渐转黄稠且喷嚏停止,鼻腔黏膜充血肿胀,可伴有恶寒、发热、头痛等表证,痊愈后短期内不易再发;鼻鼽则表现为症状突然发作,每次发作时均为打喷嚏、流清涕,或可有鼻塞,鼻腔黏膜大多为苍白水肿,无恶寒、发热等表证,容易反复发作。二者可依上述内容加以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