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弦描是中国古代绘画中的一种技法,主要用于描绘人物服装上的褶皱纹理。这种描法的特点在于线条平直且有弹性,形状类似于琴弦,因此得名为琴弦描。[1]
描法特点
琴弦描的使用方法包括多种,其中一种是由清代画家王瀛提出的,他建议使用中锋悬腕笔法,使线条能够保持稳定,如同山石皴法一样,使得心手相应,线条流畅而不紊乱。另一位艺术家迮朗则描述了琴弦描的行笔过程,他认为应该像莼菜一样柔软,同时又要有一定的力度,这样才能创造出具有弹性的直线效果。这些不同的描法都强调了琴弦描的线条应具备的特征,即既要有力量感,又要保持柔韧性和连续性。 适用范围
琴弦描特别适用于表现丝 绸等轻薄材质制成的衣服上自然下垂的褶皱。通过运用这种描法,可以细致地刻画出衣物的质感和动态变化,从而增强画面的真实感和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