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大捷

1900年董福祥指挥的战役
廊坊大捷,是19世纪末义和团在廊坊阻击八国联军的一场战役。[1]
1900年6月18日,英国海军提督西摩尔率领的2000多名侵略军从天津向北京进攻的八国联军,由于在廊坊遭义和团阻击,从廊坊败回。中途又遭义和团和清军董福祥部袭击,联军1000多人被包围,激战两个多小时,联军死7人,伤57人。到26日,才在援军配合下,狼狈逃回天津,共伤亡300多人。廊坊大捷一役,从11日开始到18日结束,共打死八国联军62人,负伤332人。义和团、清军、平民群众死伤近千人。[1]
廊坊大捷战役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拖延八国联军的前进时间,从天津到北京,义和团分东、西两线行动。东线主要任务是拆毁铁路,拦截联军列车,砍断电杆,切断铁路通讯。西线为杨村西,也以拆毁铁路为主,并埋伏于铁路两侧青纱帐中,做好狙击专列准备。廊坊大捷这一仗让外国人看到了中国人有勇气去反抗外敌的入侵,在当时有着重要的作用。[1]

背景

据 《武清县志》载:1900年春,武清各村纷纷建起义和团坛口,义和团、红灯照活动遍及全县,并在境内蔡村、河西务等地相继发生义和团抗击外国侵略者活动。武清义和团近万人在五月初十进县城举行游行示威,在关帝庙总坛口高喊“上法抵外寇,还我好河山”进行声势浩大的“树旗宣誓”。京津铁路自天津廊坊大半里程途经武清下朱庄、杨村、黄庄、豆张庄、东马圈五乡镇。武清县城总坛口距城南京津铁路十余里。当年义和团在天津河北区一带设有大坛口(总坛口),总首领曹福田静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