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早晨》是现代作家周而复创作的长篇小说,主要讲述建国初期上海资本主义工商业经历的社会主义改造的整个过程。共4部,第1部于1958年在《收获》发表,并于1958年下半年出版。第2部部分章节于1961年前后,在文艺刊物发表和《北京晚报》连载,并于1961年冬出版单行本。第3部在文化大革命复刊后的《收获》第1期和第2期刊载。第4部于1979年冬在《新苑》文学丛刊发表。 作品第1部写民族资产阶级猖狂进攻;第2部写打退民族资产阶级进攻,开展“五反”运动;第3部写民主改革;第4部写公私合营,通过改变资产阶级私有制,逐步过渡到公有制,消灭私有制。小说揭示了社会主义改造的必然性和曲折性,展示了资产阶级的历史命运。[1] 内容简介
第1部:1949年春,上海刚刚解放。资本家们惶恐不安。沪江纱厂的总经理徐义德亦是忧心忡忡。早在解放军还未攻打上海的时候,他就想好了自己的退路。然而他终于没有走,他放不下在沪的家产。为了自身利益,他处心积虑地与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权对抗着。然而中国共产党的到来,并没断绝资本家的财路。经济的不断发展,又膨胀了徐义德的政治野心。 为了挤进上海工商界上层聚集的“星二聚餐会”,他不惜一切手段。终于挤进“星二聚餐会”后,徐义德结识了批工商界显要,有马慕韩、潘信诚等。事实上,“星二聚餐会”便是这样一些资本家对付中国共产党的参谋部。徐义德为了扩大在“星二聚餐会”的势力,又将他二姨太的弟弟朱延年拉了进来。朱延年是位药品奸商,对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权的敌视态度是十分顽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