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邦治-抖音百科
唐邦治(1875年~1953年),又名均,字子均,原籍丹阳全州厚诚村,后寓居镇江。光绪十五年(1889年)考上秀才,后屡试不中。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入江阴南菁书院学习,光绪二十七年毕业,讲学于南京学堂,课授经学。宣统三年(1911年)任复旦公学监学。1914年任职清史馆期间,作〈军机大臣年表〉,首先提出“雍正杀子说”。1928年,赴天津讲学。次年,被聘为《江苏通志》编纂委员。1953年4月去世,葬于京岘山。[1] 人物经历
唐邦治幼年随父至镇江读书,光绪二十年(1894年)补为廪[lǐn]生。光绪三十年(1904年)考入江阴南菁学堂,毕业后任教于南京学堂。民国初期,曾协助处理丹阳、溧水地区的狱案。民国四年(1915年)考取县知事,被派往山西吉县。民国六年(1917年)辞职,专注于清代史事的辑述。民国十年(1921年)被聘为清史馆协修。清史编纂局解散后,曾任江苏通志委员会分纂。民国十九年(1930年)回家从事著述,同时设馆授徒。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春,被聘为《上海交通银行三十周年纪念史》编纂。抗日战争期间,镇江沦陷后,唐邦治选择留守家园,继续著述。1949年镇江解放后,他捐献了珍藏多年的报纸及相关史料。 个人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