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元佐

宋太宗赵光义长子
赵元佐(965年—1027年),宋太宗赵光义长子,字惟吉,初名赵德崇,母亲元德皇后。[2][3][1][4]
赵元佐从小聪明伶俐,因长得很像宋太宗,深得宋太宗宠爱。赵元佐曾跟随宋太宗出征太原、幽蓟,太平兴国年间出居内东门别第,拜检校太傅、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卫王。后又迁居东宫,改赐名元佐,加检校太尉,进封楚王。[1][5]秦王赵廷美被贬涪陵时,只有元佐一人向父亲宋太宗申辩。雍熙元年(984年),赵廷美去世,赵元佐在听到赵廷美去世的消息后精神失常,以致因为小错就用刀杀伤侍者。雍熙二年(985年),赵元佐病情渐有好转,宋太宗大喜,为此而大赦天下。[5][1][6][7][8]
雍熙二年(985年)重阳节,宋太宗召诸王贵戚宫内宴会,因赵元佐病情刚好,不在赴宴之列,赵元佐于是发怒,酒后便纵火焚烧宫殿,之后宋太宗将赵元佐贬为庶人,安置在均州。宰相宋琪率百官三次上表,请求让赵元佐留在京城。赵元佐行至黄山后又被宋太宗召回,幽禁在南宫天圣五年(1027年)五月去世,终年六十二岁,追封齐王,谥号恭宪,明道二年改封潞王,后改魏王。宋徽宗时改封汉王。[6][7][5][1]

人物生平

幼时聪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