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流镇是五华县南部大镇,地处五华县东南部,琴江上游,距县城32公里。[1]安流镇是五华县南部交通、商贸中心,省道惠水线与安埔线穿镇而过。境内琴江、棉洋河、周江河三江交汇,形成低坑、吉程、三江、袱溪4个小盆地,土地肥沃。[2]截至2023年,安流镇区域总面积238平方公里,管辖人口16.1万,下辖42个行政村、4个社区居委会。全镇有耕地面积3800公顷, 其中水(旱)田2667公顷,旱地1133公顷;林区面积22万亩。[1] 安流镇旧称横流渡,长乐初建设乡,清末设横流约,民国初年始称安流。1947 年3月设安流镇。1950 年后曾为区、乡、镇建制。1958 年成立安流公社。1979 年曾分出万龙公社。1983年 11月撤社设安流区,同时撤销万龙公社,其所辖的葵樟、文葵、福岭3个大队划归文葵区。1986年11月改设镇。[2]
安流镇地下资源有瓷土、石灰石、优质石料,较具开采价值。沿河盛产黄竹、绿竹、麻竹,该地有“竹器之乡”称 誉。[2]安流镇商品农业重点发展以荔枝、沙田柚为主的水果和烤烟。[2]安流镇内既有绿色自然风光,又有历史古迹遗址。比较有名的有高石下登高胜地、东灵寺、平安寺、永和寺、文昌祠、王老仙师宫、法青宫、祖师宫、徐华清故居“树德堂”、青龙寨、秋前湖义冢、李江墓等。民俗活动有逐步恢复的“扮古事”(走古事)。[1] 安流镇出身的历史名人包括清朝一品花翎[líng]顶戴、民国军医总监和中国红十字总会理事长、上将徐华清,早期革命家、省委特派员古云章,英烈万大来,长征老干部赖绍宏、胡安,老红军、原湖南省副省长徐明,国民党将领汤毅生等。[1] 历史沿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