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者有其屋

汉语词语
居者有其屋是一个汉语词语,最早出自孟子梁惠王章句上》,[1]这句话一般认为源自孙中山的民生思想,[2]意指凡是需要定居(居住)的人都应当获得住所(房屋)。[2]
古人一直对居住条件有着朴素的追求,[1]“居者有其屋”与衣食住行一样,是人们生活中最基本的需求之一。[3]孙中山先生提出居者有其屋的理念,[2]同时还强调了解决人民的居住问题的重要性,孙中山认为民生所要解决的问题是衣、食、住、行,这一理念后来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住房政策的重要指导原则。[2][4]

词语解析

出处:有人说这句话是出自于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然而这篇文章并没有提出的人所说的句子。一般认为是出自于孙中山提出的“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的民生思想。
示例凡是具有常住户口的本地居民或在本地工作的外地人员,在没有自主产权的住所情况下,按人口定量分配给商品住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