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山

陕西省西部山脉
桥山,位于黄陵县桥山镇,海拔1500米,面积330余公顷,地跨陕西、甘肃两省,处于黄土高原的腹地。[1][2]桥山山势拱起,高峻如桥,故称桥山,山方圆约4公里,山上古柏成林,郁郁葱葱;山下沮水左绕,风景秀丽,以有黄帝陵而著名。[3]桥山堪与中华名山媲美,素有“泰山天下雄,黄山天下奇,华山天下险,峨眉天下秀,青城天下幽,桥山天下圣”之誉。[4]
桥山山丰土厚,古柏参天,黄帝墓冢深藏其中。[5]黄帝陵所在的桥山,是渭北黄土高原向南延伸的一脉;桥山脚下,沮水三面环绕桥山而过,分别形成沮水西湾、桥山山前和沮水东湾三个各具特色的风景空间。[5]桥山之南,隔沮水与印台山遥遥相对,两侧山体、岗阜,以及近水远山,大体呈对称均衡之势。[5]

位置境域

子午岭绵延400多公里,位于北纬107°30′~109°40′E、东经33°50′~36°50′。涵盖甘肃华池合水正宁宁县以及陕西富县黄陵宜君铜川印台耀县旬邑共11个县区,总土地面积达2.3万平方公里,其中甘肃境内1.1万平方公里,陕西境内1.2万平方公里。
子午岭的范围历史上有一个变化过程。唐代前,现代地理的上子午岭山系,前身是“桥山”。包括横岭、斜梁、老爷岭、青龙山、子午岭(狭义)等各支脉的整个山系称“桥山山脉”或“桥山”,后因地段不同出现分段名称。而最初的子午岭,即狭义的子午岭,是指现代地理上的斜梁,从合水县五亭子至正宁县刘家店,山势呈南北走向。古人称北为“子”,南为“午”,故称这段山岭为子午岭。后扩大为整个桥山山脉名称。所以有资料称子午岭是桥山山脉的支脉或一段也是正确的,指得狭义的子午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