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多川歌麿

日本江户时代浮世绘画家
喜多川歌麿(1753年-1806年9月20日),原姓北川,是日本江户时代浮世绘画家,被誉为浮世绘三大家之一,与葛饰北斋安藤广重齐名。他是第一位在欧洲受欢迎的日本木版画家。 喜多川歌麿出生于江户(今东京)的一个农家,他是“大首绘”的创始人,这种绘画形式以脸部特写的半身胸像为主。他对处于社会底层的歌舞伎演员和大坂贫妓充满同情,通过细腻而优雅的笔触,创作了许多以头部为主的美人画,力图揭示女性内心深处的独特之美。他的代表作品包括《妇人相学十体》《青楼美女》和《江户宽政年间三美人》。 除了美人画,喜多川歌麿还研究自然,并出版了插图书籍《虫撰》。他的作品于19世纪中叶传入欧洲,特别受到法国的赞赏。他的艺术风格对欧洲印象派画家产生了影响,尤其是他对局部视角和光影的强调。因此,当提到欧洲印象派画家受到“日本影响”时,通常指的就是喜多川歌麿的作品。

人物生平

1753年出身于江户(今东京)北面上野一带的农家。原姓北川,幼名市太郎,后名勇助、勇记。
喜多川歌麿画像
初师画家鸟山石燕,擅役者绘。天明时,出版商[niǎo]屋重三郎发现了他的才华,始在美人画上建立起自己的风格。20岁时,他所画的书籍封面有“北川丰章”的落款。29岁才从丰章改为歌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