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方诸佛宝塔,位于北京市朝阳区王四营乡马房寺村东北角,是一座八角九层密檐砖塔,塔坐北朝南,塔高25.18米,塔座高3.2米,塔周长约24.9米,拱券形门洞,洞高1.78米,门洞外的正上方刻有楷书“十方诸佛宝塔”石匾,塔心呈圆锥形。塔前原有一座延寿寺。 历史沿革
《重修古刹延寿寺十方诸佛宝 塔碑铭》载:“于乙巳岁季春□日刹后禅师忽偶发心处建立十方诸佛普同之宝塔”。据《明故翠峰禅师碑文》,翠峰禅师生于成化四年,卒于嘉靖二十八年,七十岁时开始修建延寿寺,在寺内修建十方诸佛宝塔,禅师七十岁时应为嘉靖十七年(1538年),那么,十方诸佛宝塔的始修时间应在嘉靖十七年至嘉靖二十八年之间,此段时间内的乙巳岁只能是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因此,十方诸佛宝塔的始建时间应为嘉靖二十四年季春(三月)。 嘉靖丙辰(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季秋(九月)完成。民国年间,该塔曾被重修。十方诸佛宝塔建成十多年后,由于骤雨损伤,尚衣监太监薛铭等人在暇日祭奠先师公等时,发现塔有漏缝,担心日后影响塔体坚固,产生了重修宝塔的想法,在延寿寺第二代主持圆月等人的请求下,薛铭和内外信官出资置灰添石,砖填砌实,重修此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