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若金

傅若金
傅若金,元代新喻(今江西新余)人。[1][2][3]元顺帝三年(1335),[4][5][6]傅若金奉命以参佐出使安南(今越南),[7][8][9]当时情况复杂,若金应付自如,[10][11][12]任务完成出色。[13][14][15]安南馆宾以姬,若金却之去,[16][17][18]并赋诗以言节操。[19][20][21]欧阳赞其“以能诗名中国[22][23][24]以能使名远夷”。[25][26][27]归后任广州路学教授,年四十而卒。[28][29][30]

人物简介

傅若金(1303—1342)字与砺,一字汝砺,元代新喻(今江西新余)人。少贫,学徒编席,受业范[guǒ]之门,游食百家,发愤读书,刻苦自学。[31]后以布衣至京师,数日之间,词章传诵。虞集揭傒斯称赏,以异才荐于朝廷。元顺帝三年(1335),傅若金奉命以参佐出使安南(今越南),当时情况复杂,若金应付自如,任务完成出色。安南馆宾以姬,若金却之去,并赋诗以言节操。欧阳赞其“以能诗名中国,以能使名远夷”。归后任广州路学教授,年四十而卒。
傅若金的文章“无可长短,特以诗传”。其诗“高出魏晋,下亦不失于唐”。《四库全书》收录了《傅与砺诗文集》,并说:“今观其集,当以士祯为定论”。胡应麟诗薮》云其五律雄浑悲壮,有“老杜遗风”。[32]

新婚丧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