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妙应寺白塔-抖音百科
妙应寺白塔,也称“释迦舍利灵通之塔”“灵通万寿宝塔”“释迦舍利灵通宝塔”,因通体雪白,又被称为白塔。位于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内大街路北。元至元八年(1271年)由尼泊尔匠师阿尼哥设计修建。[2][3][6] 白塔寺的旧址是辽时的永安寺。元世祖忽必烈在营建大都时,于至元八年(1271)敕令在辽塔遗址处建白塔。[7]由元世祖忽必烈勘察选址,八思巴择派国师亦怜真与尼泊尔工艺家阿尼哥分别负责装藏和建造事宜[4]。至元十六年(1279)建成白塔,并随即迎奉佛舍利藏塔中。[3] 妙应寺白塔高50.9米,由须弥座式基台、覆钵形塔身和十三天相轮塔刹三大部分组成。塔基是用大城砖垒起,呈“T”形的高台高2米,面积1422平方米。在塔基中心,筑成多折角方形塔座,面积810平方米,叠高9米,共3层,下层为护墙。上、下两层为须弥座,每层四面各左右对称,内收两个折角,转角处有角柱,轮廓分明。在须弥座基台上,用砖砌筑并雕出巨大的莲瓣,外涂白色,塑饰成为形体雄伟的巨型莲座,以承托塔身。[3][5] 妙应寺白塔是最重要的元大都遗迹之一,是汉、蒙、藏民族团结和中国—尼泊尔两国友好往来的见证,具有很高的历史、文物和艺术价值。[4]也是中国现存年代最早、规模最大的覆钵式喇嘛塔,也是佛塔比较原始形式“窣渚波”的代表式样。1961年,该塔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1] 历史沿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