弭菊田

原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弭菊田(1914.8~2000.3.7)原名育咸,号秋景斋、梧雨楼,晚号菊翁,山东济南人。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1935年就读于北平美术专科学校,初学西洋绘画,后受教于胡佩衡,专攻山水。1946年聘为山东南华学院艺术系教授,1948年赴上海举办画展。曾任济南国画院院长,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山东分会常务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山东分会常务理事,山东省文联委员,济南市美术家协会主席,济南国画研究会会长,济南画院名誉院长,山东画院艺术顾问,山东省人大代表。与关有声黑伯龙、弭菊田、岳祥书合为山东省美术“四大家”。擅山水,兼擅书法、篆刻等。1978年参加“文革”结束后的第一次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展览“山东省山水花鸟书法篆刻作品展览”。

人物简介

著名国画家、书法家、篆刻家、诗人。出生于中医世家。幼学于家塾,稍大就读于济南第二实验小学,对音乐美术尤其喜爱。1929年考入济南育英中学,1932年入齐鲁中学读高中。1934年考入北平美术专科学校,师从王悦之学习西画,受业于李苦禅颜伯龙等,并拜胡佩衡为师学习国画山水。暑假曾在济南民众教育馆举办个人美术作品展。1937年毕业回济南。不久济南沦陷,弭菊田闭门简出,居家研习书画。1942年,出任济南师范学校美术教师,继而兼职于黎明中学、懿范女子中学、培才中学、育英中学美术教学,后受聘为济南南华学院艺术教授。新中国成立后执教于济南第五中学。1961年调入济南市文联为专业画家。1979年当选为济南市美术工作者协会主席。1981年受命筹建济南画院,历任院长、名誉院长。1983年当选为山东省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8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个人成就

一生致力于国画艺术和美术教育事业,声名远播。他多才多艺,琴诗书画印俱佳,尤长于国画山水,成就斐然。自20世纪40年代始,便被推为济南“关(友声)、黑(伯龙)、弭(菊田)、岳(祥书)”国画四杰之一。1947年与关友声等人广泛联络画友,创建山东美术会,关友声当选为理事长,他被选为理事。新中国成立后,弭菊田深入生活,积极探索,灵活运用传统绘画技法反映时代精神,在艺术上达到更高的境界。1960年创作的《泰山红日》,荣获山东省美术作品银质奖(金质奖空缺),被列为新中国成立后济南市重要的文化创作成果。此后又相继创作了《绿树红楼》、《国际歌声处处闻》、《幼苗》、《海岛女民兵》等富有时代风貌的精品佳作。1978年参加“文革”结束后的第一次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展览“山东省山水花鸟书法篆刻作品展览”。 1982年组织济南画院几位画家以《台湾思乡诗集》创作80余幅诗意画,相继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和福州杭州等地展出,受到广泛赞誉,作品被山东友谊出版社以《台湾思乡诗意画集》出版。弭菊田喜画松,其山水画几近幅幅有松、无画不松。1959年绘制的大幅山水《泰山龙潭水库》、崂山《山海奇观》,被入选悬挂于北京人民大会堂山东厅。进入古稀之年,其山水国画达到了高深精湛的艺术境界,形成意境高远、清雅俊逸、气韵空灵、笔墨酣畅、法度谨严、色彩苍润、雅气冲和的独特风格。画面空白的利用、画松、画水、画雪,技法高妙。1987年和2000年先后在济南举办《弭菊田画展》、《弭菊田从艺六十年回顾展》。2000年3月7日在济南病逝。著有《怎样画山水》、《弭菊田国画选集》行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