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晋
唐朝中期名臣
创建同名条目
条目
历史版本
编辑
董晋
(723年-799年3月13日),字混成。河中虞乡(今
山西永济
)人。
唐朝
中期名臣。
唐玄宗
时,董晋以明经科及第。
安史之乱
时,前往彭元
谒
[
yè
]
见
唐肃宗
,被授为
校书郎
、翰林待制。
唐代宗
即位后,董晋随
兵部侍郎
李涵
护送
崇徽公主
与
回纥
和亲,不辱使命,完命归朝。至
唐德宗
时累官至
华州
刺史
、
潼关
防御使。
泾原兵变
后,董晋奔赴
奉天
,被拜为国子
祭酒
,曾奉命宣慰
卢龙
、河中二镇。贞元五年(789年),以门下侍郎、
同平章 事
正式拜相,任内谦逊奉职,不与同僚
窦参
争执。窦参获罪后,董晋上表辞相,旋即被起用为
东都
留守。
贞元
十二年(796年),出镇宣武军,平定军将邓惟恭哗变,以谦谨因循而使骄兵安定。累封
陇西郡
开国公。
贞元十五年(799年),
董晋
去世, 年七十六。获赠太傅,
谥号
“恭惠”。
人物生平
董晋在
唐玄宗
后期中明经科,
唐肃宗
即位后,被任命为秘书省
校书郎
,供职翰林。之后,还任过
汾州
司马
、
淮南节度使
崔圆的判官,及主客
员外郎
等职。